古樹茶竟然不是樹齡的概念?
茶友網首頁 個人中心
下載APP 下載APP
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

古樹茶竟然不是樹齡的概念?

提到古樹茶,很多人想當然的認為,就是一個樹齡的概念。因為樹夠老,所以就叫古樹茶。這個認識不能說錯,但是并沒有抓住問題的實質。

實際上古樹茶除了樹齡,還有很多隱藏的特質,只要提到古樹茶,就必然伴隨這些特質。

這些特質對口感風味的影響

往往比樹齡更直接

更能體現古樹茶與其他茶類的本質區(qū)別

我們今天就來徹底的揭開這個神秘的面紗


樹種

第一個要說的特質是樹種。為什么豐富的樹種是古樹茶的特質?這是因為在其他茶類中,占主流的都是人工培育的品種。即便原生的群體種,一般稱為“菜茶”、“奇種”、或者“群體種”,都是比較邊緣的品種。而這些群體種也遠遠沒有古樹茶品種那樣豐富,那樣差異巨大。

我們不能簡單的說群體種和人工培育的品種哪種好喝,但是就像小時候的玉米、西紅柿的口感一樣,原生的群體種的確有無法替代的魅力,所以無論在各大茶類,群體種的價格在近年來都越來越高,受到資深茶友的重視,一茶難求。古樹茶無疑是站在品種多樣性之巔的。

我們說云南是世界茶樹的原生地,除了有非常古老的茶樹,也有最為豐富的品種。茶組植物的分類有不同的學派,不同的觀點,但是無論是哪種觀點,云南的茶樹品種都占了四分之三左右,而且這里面有相當大一部分是云南特有的品種。


一株紅梗的品種

無經驗的人看葉底會誤認為是發(fā)酵帶來的

這個說的是植物學的分類,實際上的品種要遠遠多于植物學分類,可以說每個普洱茶產地都有自己獨特的原生樹種。過去人們對這些種質資源不重視,破壞了很多珍貴的古茶樹,好在云南的底子厚,仍然保持了海量的原生樹種。這些原生樹種不僅可以配合恰當的工藝,產生不同的口感風味,同時也為未來培育新品種提供了豐富的資源。

我們聽說一山一味,其實普洱茶口感的豐富性不僅僅是地域的差異,更是樹種的差異,甚至可以說,同樣一個山寨因為樹種的不同,也有豐富的滋味差異。比如云縣的白鶯山,當地茶農熟知的品種就有十幾個,口感差異很大,那就是樹種的博物館,類似的博物館在永德,在鎮(zhèn)沅,也就是我們所說樹種交匯的黃金線其實并不罕見,你到這些地方,會驚訝茶樹居然可以如此不同,當然口感風味差異也非常大。

老烏山茶區(qū)的茶樹,樹種極為復雜。

這里面說的還是大的樹種差異,如果說細微的品種差異,那每個寨子都有很多品種。比如在冰島,就有就有冰島大葉、冰島特大葉、冰島綠大葉、冰島黑大葉、冰島筒狀大葉、冰島黃大葉等等品種,有的冰糖香凸顯,有的就不那么明顯,但是不僅很多消費者不了解,很多茶人也缺乏認知。了解樹種對于突出產品特點,提升產品的品質是有非常重要作用的。

一株超小葉種古樹

這個特征是古樹茶所獨有的,其他茶類一方面現在已經是人工培育品種占絕對主流,另外一方面本地群體種的豐富程度也遠遠不能同古樹茶相提并論。比如以品種豐富著稱的巖茶,從植物學分類上,這些品種的差異并不大;而對于普洱古樹茶來說,很多品種在植物學上已經走得比較遠了,通過品種的雜交融合,這些豐富基因再進行復雜的排列組合,就帶來了更加豐富的可能性。

這也是一株很特別的品種

類似其他茶類里面說的白葉種

正是因為有了豐富的樹種,古樹茶才展現出如此豐富的香型、味型和品鑒體驗。這不僅體現在不同茶山風味的多樣性。在很多茶山,即便是在一個茶園之內,你仍然可以感受到茶品的豐富層次。常有人探討所謂的拼配問題,從樹種來說,很多單一茶園本身就蘊含著不同品種風味的拼配了,而這些風味又有著山場的統(tǒng)一性。這種既和諧又豐富的體驗是其他茶類很難帶來的。

對于古樹茶的樹種,可以說重視和研究和遠遠不夠,我們不能像過去那樣停留在培育幾個高產品種的階段,因為古樹茶作為一種高端的茶品,不是像水稻那樣僅僅滿足高產抗病就可以了。而是要考慮到口感的特色,考慮到工藝的方向,考慮到藏養(yǎng)的潛質等等,這方面未來還有非常大的發(fā)展空間。

茶園種植與養(yǎng)護

從種植的角度來說,古樹茶都是實生苗的有性系種植,也就是說都是茶果種出來的,而現代茶園基本都是無性系扦插種植的。除此之外,古樹茶所在的茶園也和現代的茶園有本質的區(qū)別,這是古樹茶的另一個特質。

我們常常聽到古樹茶和臺地茶這種劃分,但如果我們仔細考察就會發(fā)現,這是不同范疇的概念。古樹茶是樹齡的概念,臺地茶是茶園種植方式的概念。什么叫臺地茶,準確一點說是“等高條植茶園”或“等高條播密植茶園”,在山坡上像梯田那樣一層層的一排排的種出來的茶園。這種種植方式因為適合山地種植,能提高單位面積產量,所以被廣泛推廣,我們看新聞圖片上的茶園,無論是做紅茶還是綠茶,基本都是這種茶園。

一處典型的臺地茶園

為什么古樹茶和臺地茶可以對應,因為古樹茶都不是這樣種的,而是東一棵西一棵這種零散種植的。我們到了茶山遠遠看去,分散分布的一棵棵大茶樹就是古樹,而一排排整齊的小茶樹就是臺地茶,于是人們就根據外觀的第一印象做了這種劃分,嚴格來說是并不嚴謹的。很多平地上的扦插茶園,其實不能叫臺地茶,不過我們一般也歸為臺地茶來和古樹茶區(qū)分。而有些非常高大的茶樹,古人其實也是一層層一排排種的,我們也不能說這是臺地茶。我們用古茶園和現代密植高產茶園來做一個區(qū)分可能更合理一些。

一處典型的山地古樹茶園

這兩種種植方式也帶來了完全不同的后果?,F代高產茶園的種植方式雖然可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,也方便采摘。但是也有一些弊端。一個是為了提高產量,種植密度非常大,這個就不可能形成一個自然的生態(tài),這種密度下土壤肥力肯定是不夠的,就是需要大量施肥。

臺地茶園需要大量使用化肥

另一方面,這么高的密度也更利于病蟲害的爆發(fā)。尤其是高產茶園都是扦插苗,茶樹的基因高度一致,對于害蟲來說沒有任何障礙,所以病蟲害的爆發(fā)是很迅猛的,不用農藥是無法想象的。

我們參觀茶園有時候會看到一些物理的除蟲方法,比如粘蟲板,燈光誘捕等等。但其實這些手段的效果是十分有限,在實踐中一般是不足以解決蟲害的問題的,真正的解決還是需要依賴農藥。

臺地茶園中常見的農藥瓶

對于古樹茶來說,種植密度較低,比較容易和周圍環(huán)境形成一個自然的生態(tài)鏈,如果把采摘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,可以不用或少用肥料。因為形成了完整的生態(tài)鏈,即便有些害蟲出現,也不至于成為大規(guī)模的災害。而且因為基因的豐富性,對害蟲來說也有一定的阻隔作用。所以我們看到現在古樹茶在絕大多數地區(qū)都是完全不用農藥的,即便有點害蟲,也不至于嚴重的影響產量。

農藥化肥這些現代的農業(yè)技術是和現代的種植方式相關聯(lián)的,并不是想用不想用的問題,你用現代的種植方式那就是無可避免的,只能是科學使用的問題。而傳統(tǒng)的古茶園則完全可以不依賴這些,這也是古樹茶蘊含的另一個特質。當然,這個特質也帶來口感風味上的特色,以及食品安全上的提升。
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

從這兩種茶園的差異又延伸出另一個問題,就是茶園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。現代高產茶園的模式決定了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的極大局限,這個不僅僅是化肥農藥的問題。

我們有時看到臺地茶園種一些櫻花樹之類的,看起來比較美觀,但是對茶園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的影響并不大。我們真正要看一個茶園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究竟如何,最簡單就是看茶園的土壤生態(tài)。看土壤的內涵物質,看微生物的豐富程度。還有地面的其他植物,昆蟲等等。如果我們考察這些方面就會發(fā)現古茶園和現代高產茶園的巨大不同。

茶園的外觀代替不了土壤生態(tài)

當然古茶樹也有不同的情況。有的是前人種下后來放荒的,也有的種在森林里面的,更多的是在村寨邊山地的,也有零星種在村寨里面的。除了零星的種在生活區(qū)里面的,大多數的古樹所處的生態(tài)都是非常好的。

從茶園的標準來說,生態(tài)、有機這些還不是最極致的,更好的就是所謂的自然農法,也就是雖然是人種的,人來管理的,但是就好像是大自然本來的樣子。依循大自然法則的農業(yè)生產方式,以維護土壤生機的土壤培育為基礎,絕不使用任何化學肥料、農藥和各種生長調節(jié)劑以及任何有殘害土壤的添加物。


我們知道,一般的農產品如果達到自然農法其實是很難的,有一個本書叫《這一生,至少當一次傻瓜》,講的是一個日本老爺爺用自然農法種蘋果的故事,是經歷非常曲折非常艱難的。

其他一些茶園要達到這個標準也很不容易。有些人想在現代茶園改造成自然農法茶園,結果很多年土壤生態(tài)還是不能達標。在這方面,很多古茶園其實天然就達到標準,甚至已經超過了這個標準。這個也是古樹茶隱含的一個巨大優(yōu)勢。

茗壽堂九畹野放茶園

已經和森林的生態(tài)完全融為一體,超越自然農法標準

好的生態(tài)會直接體現在口感上,也就是通常說的山韻和山場的特點。因為周圍生態(tài)的豐富,帶來了土壤內含物質和微生物的豐富,這些經過茶樹的吸收轉化,就帶來茶品口味的豐富性。那種強烈的大自然的氣息,也是古樹茶品鑒當中特別令人著迷的一點。

如何看待樹齡

通過前面的敘述,我們可以了解,所謂古樹茶,是一個包含樹種、茶園種植與管理方式、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等等多個方面特質的概念,而不簡單是一個樹齡的概念。那我們又該如何看待樹齡呢?

其實我們喝到的很多古樹茶的特點,的確是樹種、茶園種植管理方式,以及茶園所處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帶來的,和樹齡反而關系不那么大。但這也不是說樹齡對品鑒并無影響,或者樹齡沒有意義。而是樹齡帶來的差異對品鑒帶來了更高的要求。

一株樹高十米以上的超大茶樹

比如我們說茶湯的細膩度,清晰度,整體風味的協(xié)調性,還有體感的通透感,以及我們說人體的接受度,這些是和樹齡相關的,而這些反而不像一般的香氣滋味那么直接容易品鑒。如果在樹種、茶園種植與管理,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等方面能夠達到要求,有些樹齡不大的茶樹在滋味香氣的表現上也是很出色的。

從茶友的角度,可以根據自身的感受來進行選擇,能體會到哪一步進入哪一步的收藏,也不必盲目追求樹齡。但是需要注意兩點,前面說的樹齡不大是相較于古樹而言,可能有幾十年到百年,但并不是近年來才種的小樹,那種由于茶樹還沒有充分長成,和古樹的差異還是很明顯的。另外就是前提要滿足其他方面的條件。

如果我們明白了古樹茶所代表的內涵,那我們其實對古樹茶可以重新進行定義,透過現象看本質。而不是像過去那樣,盲目的說100年或者300年以上才是古樹,而實際上樹齡又很難說清。我們根據前面所說的內涵,可以把實生苗群體種的,以傳統(tǒng)方式種植養(yǎng)護,形成較好生態(tài),無需農藥化肥的,樹齡在幾十年以上的茶樹或茶園,都可以稱為古茶樹或者古茶園?;蛘呓⒉鑸@分級的體系,即便達不到古茶園,也讓這些其他特質優(yōu)秀的茶園的價值得以體現。這樣才是透過現象看本質,有利于讓更多的茶友接觸到古樹茶的魅力。遠比虛標樹齡,扯一些和品質無關的概念要好。

來源:茗壽堂作者:一碗茗粥,信息貴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